首页 > 艺术资讯

聚焦两会 | 陈洪武:建立“中国传统书画数字全库”;在香港、澳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

2022-03-05 17:27:15 字体大小【

  聚焦两会

  陈洪武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提案一:关于建立“中国传统书画数字全库”的提案

  21世纪,当古老的文物与现代化的高科技相遇融合,人类的文博考古事业开启了全新的数字时代。目前世界上很多博物馆都在探索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来推动文物的保护、研究、展示与传播。这是一次前景广阔而又充满挑战的重大变革,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争取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

  中国传统书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国历代都十分注重书画作品的典藏,以滋养于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倾力收集传统书法、绘画遗迹遗作,特别是新出土的书法、绘画类作品更是蔚为大观,已然成为独特而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贵宝藏。然而,这些典藏的书画作品除极少量的历代法书、名画出版传播外,绝大多数都沉睡在各级博物馆的库房内,还未及整理出版。如果我们能够借助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让这些中国传统书画“活”起来,发挥其蕴含的文化艺术价值,则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广大书画工作者深入研究挖掘作品中的思想内蕴、美学精神、笔墨技法,“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更好地诠释中华优秀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国精神、中国气度。建议:

  1、建立“中国传统书画数字全库”,有计划地将全国博物馆系统馆藏的传统书法、绘画作品(包括金石遗迹拓本等以及流失海外的历代中国书画名作)系统扫描,分类录入,建立全面详细的数字信息档案,使之成为集中国历代传世书画之大成的数字典籍,流传百世。

  2、做好顶层规划和管理,可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确保财政资金落实到位。建议由国家文物局牵头管理,制订采集、整理、录入、存储、使用、维护等一系列数字化标准规范,督导全国各级博物馆承办实施,避免各自为政的现象,实现数字资源的交互共享。

  3、逐步实现向社会开放,广泛传播,使公众能够在互联网上实时而便捷地欣赏、研究原作,展现中国传统书画的魅力,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做出贡献。

  4、着力培养一批既懂书画文博专业又精通现代化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到各级博物馆中,可以联手高精尖数字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不断研发、升级数字化管理的水平。

  提案二:关于在香港、澳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提案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国家长治久安,就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博大精深的汉字书法凝聚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通过汉字书写,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建立民族文化认同,是有效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高度重视书法进课堂,将汉字书写提升到文化战略的高度,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小学全面推开,取得显著成效。但是书法在港澳还没有进入中小学课堂,仅是一项课外兴趣活动。长期以来,香港在教育方面与中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青少年在文化根脉上产生了疏离与隔膜,长此下去势必会造成传统文化血脉的断裂,不利于民族精神的凝聚。

  汉字书法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从小开始学习书法,体悟汉字之美及其中蕴含的思想,发挥艺术“润物细无声”的功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书法的形式浸润到孩子们的心田,潜移默化地提升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激活血脉中流淌着的中华民族基因,培养做好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对于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做中国人的底气与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书法艺术在港澳还是很受民众喜爱的,仅香港的书法社团就有1000多个。不少大学开设了书法普及课程,一些中小学还开办了各类书法兴趣班等。汉字书法在港澳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建议:

  1、在香港、澳门中小学开设毛笔书法课,可以先从官立和资助学校开始,然后逐步倡导推开。可以和语文教学相结合,以字载文,由字入史,成为学习认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通道。

  2、将港澳中小学书法进课堂纳入“粤港澳大弯区”文化建设中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融合。

  3、采取各种方式做好师资培训,选拔有一定书法功力的教师到内地交流培训。

  4、鼓励社会培训机构开展书法文化教育,举办各类书法培训班、兴趣班等,满足港澳青少年学习书法的愿望。

  5、积极探索开展丰富多彩的书法活动。如每年举办港澳中小学生书法展览及书法比赛,评出优秀作品予以奖励;开展书法进校园活动,邀请书法名家到大、中、小学校讲座示范,传导汉字书法审美;组织青少年书法爱好者到内地参观考察、学习交流等,在港澳掀起学习书法和传统文化的热潮。

  来源:中国美术报。(声明:此文不代表大河艺术网观点。“大河艺术网”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编辑:方小远

相关阅读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

2024-04-16

中国书协

2024-04-12

Copyright © 2001-2023 大河艺术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26598700

邮箱: daheyishuwang@163.com

未经大河艺术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