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红旗渠故事”
□李勇
电视连续剧《红旗渠》甫一开场,便是一场龙王鼻子抢水事件,这是真实的历史,也是心酸的历史。我们了解历史就会知道,太行山脚下的林县,不仅缺水,而且多病——最多最常见的两个病,一是食道癌,二是“硬脖子病”(甲状腺肿大)。多病是和缺水相连的,所以电视剧中林捷等人才在那个特殊的困难年代,冒着巨大风险决定“引漳入林”,这样的决定在当时也得到了林县百姓最积极热烈的拥护和响应。
剧中“引漳入林”工程领导者林捷,忠诚质朴,真正把老百姓的苦和痛当做自己的苦和痛。林捷在剧中展现出来的悲壮,让我们再次重温了老一辈共产党人忠于人民、无私奉献的风范。
林捷这个形象的塑造,并不易把握,他既有现实人物原型(当年的林县县委书记杨贵)作参照,又要接受当代观众的审视和评判,历史叙事的困难常常在这里。《红旗渠》中林捷的塑造,我认为是成功的。演员的表演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在于他身上负载的忠诚质朴、无私无畏。土地之干旱,百姓之苦痛,是他唯一之系念,为此他不惜冒千难万险,做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巨大牺牲。
实际上,正是有了林捷这样身先士卒的党员干部,才让整部剧展现出它最感人至深的画面:修渠队伍中,已分不清谁是干部,谁是百姓,谁是“领导”,谁是群众……男女老幼齐心协力,有流汗,有流血,有牺牲,更洋溢着无上的光荣和幸福。我相信,那绝非视觉艺术营造的效果,而是一种历史的真实:劳动会让人感到快乐和幸福,为共同的目标,为了不止于个人的利益,而进行的艰苦卓绝却又同甘共苦的劳动,是让人心甘情愿、热血沸腾的。那种劳动,是让人平等友爱、亲如姐妹弟兄的。
剧中让人难忘的还有乡村青年组成的“青年突击队”“铁姑娘队”,他们在这场创造“奇迹”的运动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战天斗地的劳动中,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在劳动中锻炼,在锻炼中成长。乡村青年们并非没有遭遇困难和冲突,比如技术员吴念祖在教给农民技术时曾遭遇困境,恰恰是这种困境,让他真正敞开了自己,因失去爱人一度心灰意冷的他,也因这种自我敞开,收获了新的爱情。最后他英勇无畏的牺牲,也让我们发现了埋藏在他心里的那个更高尚伟大的青年。
通过复原一段历史,从而复活一种精神,这显然是《红旗渠》电视剧拍摄的初衷。林县这块土地历史悠久,据说汉高祖时便已置县,但真正让它名扬天下的还是“红旗渠”。所谓“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也好,“艰苦奋斗”也罢,抑或“团结协作、无私奉献”,那一切的汗水,一切的牺牲,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用电视剧中林捷的话来说就是:“宁愿苦干,也不苦熬。”
今天的林州,早已不复是当年的林县,红旗渠的修建让它摆脱了干旱,医疗卫生事业的援建与发展让它远离了疾病,时代进一步的发展,更让它成为了豫北最秀丽的一颗明珠。石板岩、姚村镇、板栗园、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每一个都是闪闪发亮的名字,在这些闪闪发亮的名字中,最闪亮的仍然是:红旗渠。
本文刊发于2021年11月10日10版
编辑:刘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