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志求索,业精于勤——邹正伟作品观后感
文/孙景波(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壁画学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诚恳,执着,谦逊,勤勉——凭直觉,是这位山东小老乡给我“一见如故”的印象。
那是一个雨天,经朋友引荐,他执意地为我撑起雨伞,请我到他在威海临时租用的一间画室看画。进门前,让我不好意思的看到他自己的衣裤已经被淋湿了。
一间不大却被画作堆放满了的空间,可感这是他这个暑假期间,在威海画的一批风景写生。
他说:“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在这里遇见先生,希望得到您的批评指正”。随后在手机微信里,他又给我看了在近二十年间一些题材和手法更多样,多变的绘画作品,其中有人物写生,风景创作,有他表现现实生活感受和历史人物的创作——“画如其人”,这就是小序开篇时,我说的那种直觉——“诚恳,执着、谦逊、勤勉”——眼前,在这些画中可感作者的情志,作派,品味,心态。
小邹告诉我,他一直想出个小画册,但都因为自己的画没有一个整体的面貌,绘画语言与艺术思想也没有一个统一的风格,所以久未实行。
他还说自己:“不是一个早熟型的画者,感觉对各种好的艺术都很喜欢,后来想,不成熟的过程也是生命的一个部分…….”
所以,这个“后来想”的念头,又促成了他想编辑这本画集——《生命的瞬间》的决定。
如他所说,他确实不是一个早熟型的画家,
阅览一部中外美术历史,相对一些二十多岁,已然名满天下的——“早熟型”名家、大师而言,1981年出生的邹正伟,今年37岁了,难免会有些比较尴尬的自我感觉。
但我从当代时空环境——“中国改革开放” 后,看他们这一代投身学艺的人而言,这种“尴尬感”也连同我和我们眼下的三代人。国门打开近四十年间,我们从过去一个‘相对封闭的、一元的,思想观念单纯的艺术表现状态,同步的走进了一个,要面对与世界接轨的,观念多元的,数码化图像的——信息爆炸的时代。中国当代艺术,尤其是绘画中的油画艺术观念和形式的变革,足以让我们许多同业感到眼花缭乱,在取弃之间皆有莫衷一是的茫然!当今,听有谁说自己:“我算是熟了”吗?我也有过“朝秦暮楚”思变不安的心情——渴望在不同题材,不同表现形式中,急切于改变自己的“风格、面貌”——在古典主义,表现主义,到抽象主义不同手法和观念中徘徊、尝试。几十年过去,同样没有一个“整体的面貌和个人的风格”也同样如小邹所感:“这个不成熟的过程,却也正是自己生命的一个个瞬间——一个部分”。这样的回顾,在我体会中,那种早期的“求成的急切心态”,会渐渐清醒的复归于“我行我素,自我磨砺的平和”之中。同样一部美术史,还让我们难忘一些“大器晚成”的艺术家,比如齐白石,吴昌硕,梵高……让我们相信:只要你能契而不舍,探索不止,那一个个经历的过往瞬间,都还是有温度,有光彩的。
我注意到,邹正伟在求学期间的作品就多次在不同展览活动中入选,获奖:比如早在2005年,他的油画作品《油画》,在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中获得二等奖;同年他的《校园风景》获山东省第一届艺术展一等奖;2010年,他的油画《磨刀》获山东省艺术院校美术大赛优秀奖;2010年,《校园旧书摊》获“齐鲁风情”山东省第二届油画展三等奖;2015年,《 冰封太行》获河南省高校教师作品展二等奖;2017年,他的油画《傅雷夫妇》,在第七届河南省优秀青年美术家作品展优秀奖……
我们能够在他这些作品中看到,他对多种题材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尝试,看到他在创作中孜孜不倦的求索,看到他对现实生活的个人的诚挚的感受,这些作品记录了他生命历程中一些值得回味的瞬间……可信:“勤能补拙”,可信:“天道酬勤”! 凭此,小邹可以自信,自己没有虚度年华。
在我,已然年过古稀人的眼中,“小邹”还“正当年富力强”的青春岁月,还属于能够“博览厚积”以渐积累艺术学养的时期,正所谓:“来日方长”,还能够从容地把造型基础打得更扎实些,大师在上,造化在前,眼界取向还可以更深入,更开阔些,艺术表现品味和自我判断力更渐提高些……
艺术人生,是艺术家用一辈子时光去参与“马拉松”长途运动的历程,更像似“夸父逐日”的行为——向着太阳,也许永远都可望而不可及,但那种痴心不灭的求索,让人眼光永远向前,向上,向光明……
我乐愿以这样的体会,和在这漫漫长途中的同行者相共勉!是以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