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关何处 ——毛国典书艺书事漫谈
郝永伟
碎冰声响,渐成春雷。与自然一起造化。听凭细雨摇晃在油纸伞上,惠风起兮,山花烂漫,越发觉出江南的夜色就像显影液,可以逼出许多隐藏于内心深处的魅惑来。
曾因求学,江右成了尘封在旧时光里的第二故乡;亦因职业,留心于当代江右书坛的底色与脉动,以及它面对着怎样的生存感受和历史境遇,最终如何成就自我的怀抱。
承江右之文脉,碑碣石刻遍布,墨迹名家云集,沉甸甸的一部江西书法史,正是一枝撄人心的莲蓬,裹藏着太多记忆的种子。
从最早的东晋陶侃等人的濡染翰墨,到唐代的锺绍京,宋代的黄庭坚,元代的饶介,以及明清后的八大山人、李瑞清、陶博吾等人,无疑是江西书法发展史上最杰出的代表。
然而,到了近现代,这一风流奇异、云垂海立的人文盛况已不复存在,诸多时代因素影响之下,近现代江西书法一直在艰难中嗷嗷待哺,缺乏一剑依天的名家力作,混搭语境下叠拼一堂的肤浅氛围成为江西书法后继乏力的硬伤所在。
无论如何,千年的文化沉淀不能也不应滑向文化沉沦,所以,当代江右书坛,正在不断靠近潜伏理想的燃点,发起引动山河岁月的省思,期待用真正的笔墨修补心灵的感伤。于是,毛国典的出现,具有了别样的意义。
2004年只身南下的风雪游子,由豫入赣,给岁月一份可以沉醉的期许,14年砥砺前行,引领江右书坛走向水净沙明,走向实大声宏。
书法家以线条叙事,在宣纸上游走,凿开生命的天窗,迈上心灵的台阶,脉管里流淌的精神对笔管永远是一种引领。作为当代著名书法家,毛国典对于书法艺术,确有自己的想法。
他的书法充满一股精神劲力,而不是惯性冲动,展现出生命灿烂背后的真实。虚实黑白里隐约着传统的审美意象,他要先给笔墨一个清白的出身。
没有主线的作品是什么样的呢?就是没有把一家学像,哪一家都不像,看着这件作品,知道它是行书,是草书,是隶书,但是看不出他是学哪一帖的,这叫做大杂烩。
无根的线条,虽能犁铧一般划出形的起伏翻转,却是披着情绪展开的无名之花,难见天地,不抵本来。
周德聪以学理性的眼光眺望出毛国典书法中的正法眼藏:
毛国典近三十年的实践和探索,均集中在隶书尤其是简帛书上。因其用志不分,故无论是书斋的临摹试错,还是全国书展赛事上的作品样态,都表现出前后的一贯性,且亦清晰地呈现出由浅入深、由生而熟、由熟而渐次形成的风格,不明就里者以为毛国典书体单向、技法单一,实则是他想‘以最大的勇气打进去,又以最大的勇气冲出来’的精研与开掘。因而也就形成了具有‘毛国典意味’的风格鲜明的简隶书,并著称于当代书坛。
毛国典深知炫耀式的展厅会让笔墨失掉几分背景的依赖,所以他要“以最大的勇气打进去”。而“又以最大的勇气冲出来”,皆因在人生自结的密网中,书写,是对不可能完美的生命进行尽可能完美表白的一种尝试。
简帛和汉隶具有无限内涵,少不了历代书家赋其新境。
“毛国典意味”的简隶书三十年融盐于水,如普洱之性,含蕴着时间的沧桑与四季周旋,无形中凸显出一年老似一年的圆融和温情。他的绘画和篆刻亦是如此,扎根在中国的传统水域里,总是故事生动,总是生活底里的那份艰辛与烦难,从不在解构和重组中安插一些怀旧的符号来制造道具式乡愁,从而让时尚买单。对其艺术作品,精读亦是,泛读亦是,一团旧绒线里牵出平和温暖的时光,足以醒目醒心。
观照毛国典之于当代书坛的意义,扼要扫描其书法艺术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对当代江右书坛的望闻问切,和以调和鼎鼐的妙手重布格局,可谓半生内涵凝聚处。
作为一省之书坛领导者,从中原大地到赣风鄱雨,他没有“天地一泥丸”的如寄之叹,而是稻穗般低下身姿,花了两年时间走遍江西70个县,以书法教育为突破口,找到了摇着纱锤线浅吟的家园存在感,找到了过怎样的人生方是心中认定的好。
“中国十大年度人物”的当选理由,对毛国典这样评价道:
这位河南汉子到江西落户,从省书协秘书长干起,去年当选省书协主席,他不仅自己积极参加中国书协各项大展,还亲力亲为到江西各地组织培训班、冲刺班,培养了一批作者,使得江西入展各类‘国展’人数大大增加,为江西的书法事业呕心沥血,成果斐然。
明月几时有,润物细无声。这生命背后的弦歌,令人追寻。
为了使千呼万唤的江右书坛尽快走上繁荣大道,宏观上,毛国典带领江西省书协积极作为,“以推动书法创作、加强理论建设、培育新苗、扶植新人为己任为目标,紧跟全国步伐,开展了系列书法展览、书法理论研讨会等活动。应运而生的江西省书法培训中心,总结出了一套‘开蒙拜师师有名’‘授业解惑得新法’‘国学修养育精英’的教学体系,将江西书法教育带入了规范、科学、持久发展的快车道,使江西书法进入空前繁荣的时代”(刘帅语)。
江西省书法培训中心成立后,狠抓学员队伍建设,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建章立制,加大宣传力度等一系列举措应运而生,提高了江西书法作者在全国书法展览中的入展获奖率。
“2014年由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书法展共11个(书法论坛、理论等未统计),此类展览每次会评选获奖作者20至30名,上半年的国展人数为300人,下半年改为入展200人。我省书法作者获奖人数占总人数的平均比例为4%,有3次2人获奖,7次1人获奖,几乎每次展览都有人获奖,这在之前是没有过的。”
而江西省优秀青年书法家国学高级研修班在笔墨生命的内部建构起充满张力的文化内涵,江西省书法公益大讲堂使得流动的墨香浸染“南昌、抚州、吉安、赣州等50余个市、县,走进江西师范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宜春学院、新余学院、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华东理工学院知行学院等大中院校,豫章小学等中学。听众人数超过3万人”。
值得提及的是,在“翰墨薪传”全省中小学师资公益培训中,江西省书协“在赣州市信丰县、吉安市万安县成功开展中小学师资培训班4期,共培训中小学校长、教师400余人”。另外,江西省书协承办中国书协一系列全国书法展览,提升江右书坛的影响力。2017年,江西省书协在全国书法展览中总成绩稳居前五名,尤其是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江西入展人数居全国第二。
青衫磊落高峰行,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无不引证出毛国典对于江西书法走上健康道路的发展理念:以省书法培训中心为人才培养之依托,以省书协展览为主线搭建人才平台,以中小学书法师资培训、省书法公益大讲堂为书法普及阵地,以书法之乡、书法示范村为打造书法群体的目标,并让几个方面互为表里,互相支撑补充。既形成了江右书坛的良性发展新模式,也表达了他面向社会的公共性关怀和安身立命的超越性关怀。
在微观方面,毛国典始终持有一派典型的滋兰惠树风范和温和的人文主义立场。在人心被“刻度化”和“格式化”的世道窄口,他认为,站在中原大地尽头的那个牧养青春和理想的农民的身影才是自己。
为了提升书法创作实力,开阔后学眼界,毛国典曾自己出资34万元,资助江西籍书坛学子柳忆、何华、蒋金玲等15人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修一年。他深知离开江西看江西——第三种眼光的重要性,所以为年轻的笔墨生命提供纵横跳脱的更广阔的场域和舞台,成了他所背负的一种责任。
毛国典出资资助书法作者的事迹在江右书坛广为传颂,许多习书者说:“我相信毛老师,他可以自己出钱资助别人去进修,也会真心地带领我们学习好书法。”笔墨的花蕾开出的结果,就是要白纸莽原上,生起一丛丛有生命力的绿植。毛国典要在江右书坛的复兴之路上,推出更多任时光流逝,却终究没能改变他们的人。
另外,古道热肠、热衷慈善的毛国典,多次助贫、救灾,帮助困难同事。在省文联看大门的张师傅夫妇,终年清贫度日,毛国典常送米送油作为支援。张师傅儿子结婚,想请毛国典给写几个字,欲说还休之际,毛国典却爽快地说:“张师傅,您先回去,我下班给您送过去。”明月直入、此心无猜的平民意识,让毛国典成长为一个不会走散在时代潮流里的人。
刘帅曾撰《翰墨之中书写人生真情》一文,详述毛国典诸多善事义举,读来颇资回味:汶川大地震发生三周年,“他一个人去了四川映秀镇和汶川,拿出5000元给了两名孤儿,资助他们上学。就在今年雅安地震发生后,他第一时间通过报社、电视台等媒体拍卖字画10余幅,并将所得资金全部捐给了雅安。”没有丝毫的标榜,而且摊开了全部的心胸,用毛国典自己的话说:“我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一步步走来确实不容易,但是我更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成绩,做更多有利于社会和书法界的事情。”他如此假以心力,江右书坛自然必有所成。
清明时节,有暇读书。闲抛闲翻中,偶遇司马翎在《焚香论剑篇》中的一句:“天涯一旦成知己,沧海他年见此心。”而毛国典的天涯此心,像惊蛰下醒来的茶芽,为风姿万千的江南三月,点燃无限生机。异乡似彩云,故乡如晚风。对于六〇后的毛国典而言,书归何处,便是乡关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