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家动态

第七届全国画院美展论文 | 张秀慧:以学养画,深入生活——画院创作品格与追求的思考

2022-03-20 21:07:36 字体大小【

  以学养画,深入生活——画院创作品格与追求的思考

  张秀慧

  内容提要:品格,汉语词典解释为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和风格。当前全国画院系统内的画家作品因地域性不同,画风也有比较大的差距。另外,不仅仅是画院,当下的美术创作在品格与追求上呈现出的问题多样,形成原因也是多样的,解决的方法在于画家首先应以学养铸绘画根基,同时深入生活,寻找本土优势,重唤文艺风骨, 在人工智能时代正确发挥人的主观性、情感性和不可替代性,时刻以一种“在路上” 的不满足感要求自己,有一个不断进取、寻求突破的年青心态,或许才能保持艺术之树常青。


  关键词:品格;美术创作;画院;风骨;人工智能


  品格,汉语词典解释为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和风格。唐代诗人韩愈《画记》中曾记载:“至河阳,与二三客论画品格,因出而观之。” 韩愈此处的“论画品格”,论的即是画作的质量和风格,与后世所称的艺术作品的格调、品位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若以品格与追求而论,当前的绘画可以分出两方面,首先是全国画院系统内的画家作品因地域性的不同带来画风上的差距;其次不仅仅是画院,当下的美术创作在品格与追求上呈现出的问题,主要是作品意蕴中的精神性不够, 为了展览而展览,或风格个性不足,甚至形成群体相似性(不同于画派),更有甚者过于市场化, 有媚世之嫌,甚至脱离生活,程式化明显。形成原因固然多样,可能是地域、师承所限,或个人眼界所限,或追求经济效益,等等,但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还需从多方面考虑。

  一,以学养铸绘画根基

  要解决绘画作品的品格问题,恐怕还要从根源出发,即画家的修养问题。作品格调不高,本质是作者自身修养和审美水平的不足。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世界的主观产物,是艺术家内心的真实反应,如果艺术家本身欠缺修养,审美水平也不高,创作出来的作品也会令人堪忧。所以,想要提高作品本身的格调,首先要从提高艺术家自身的修养开始,这一点,古人早有认识。北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指出,“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赜钩深, 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此处,郭若虚强调了人品与画品的关系,虽然并非所有达官贵人、高雅隐士都具有高洁的人品,有了高洁无双的人品也并非都能通过画面表现出来,但不可否认的是,较之平民百姓,达官贵人、高雅隐士毕竟拥有更多地社会资源,可以调动更多地文化资源为自己服务, 所见、所闻都比普通人多得多。正是因为这种特殊身份带来的见识和学养上的不同寻常,反应到画面上才会出现以人品、格调取胜的文人画。苏轼所言“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诗画本一律, 天工与清新”,作为非职业画家,苏轼也是因为其在文学、艺术上的综合修养超越了绝大部分人, 才能从非职业画家的角度提出超乎寻常的见解,并反过来给职业画家意味深长的启示,《枯木竹石图》这类文人画才能以意蕴取胜。若完全以人品论画品,虽具有一定的武断性,但见识广泛、修养深厚的艺术家创作出的作品确有更多地意味性是不争的事实。对于画院体系内的职业画家, 虽然有了更为便利和优越的平台,但自身修养的提高仍是不能忽视的一方面。

  反之,强调学养为重并非指要忽略绘画技法的练习。学养的深厚不能代替技法的高超,即使是苏轼这样的大文豪,也需要运用笔墨在宣纸上以图像形式来表达画意,否则就不是绘画而是诗文或其他艺术形式了。技法越高超,越能很好地塑造画面中的形象。对于一幅理想的画面来讲, 技法是外在形式,学养透露出的审美意识和精神内涵是内在生命力。

  中国画不仅仅是画一座山、一朵花的简单笔墨组合,而是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艺术形式, 想要塑造出高级审美,凸显画面格调,技法是形式,学养是根本。自近代西学东渐开始,涌入国门的画种越来越丰富,中国画是中国本土画种,在各个绘画门类中始终占据显学地位。中国画发展至今,可考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笔墨、图式、技法都有一个又一个的高峰。其实,不论是画院体系的画家,还是非画院体系的画家,生在当代,都会面临着冲破古人绘画图式,表现当下生活,塑造高尚品格的挑战。解决此问题,可参考北宋画院的培养模式,以学养为上,增强思想性, 打好理论基础,破除理论和创作分离论,增强思想性,巩固学术性,长此以往,才能获得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深入生活,寻找本土优势

  全国各地的画院在地域分布上跨越了华北、华中和华南,画风差距也比较大,在品位追求上也无法同一而论,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深入生活,寻找本土优势,发挥本地特色是各个画院都无法绕过的话题。此并非指只能狭隘地描绘当地生活特色,在选材范围上不做限制,但在画面精神内涵上应该深挖本土特点,寻找不可替代性。这既不能单独依靠某位画家,也不能因某一项行政命令马上集体变身某一画派,而是需要尊重艺术规律,在自由创作的前提下自发形成某种艺术上不可替代的共性,渐渐形成一个群体,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共同的艺术主张。做到这些还是应该从生活入手。

  早在南朝时期的姚最就提出了“心师造化”理论,强调了对景写生的重要性。唐代张璪更是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是传统中国画学一条至少现在看来永不过时的真理,深刻揭示了客观自然对于绘画创作的不可替代性。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为了获得真实、科学的人体肌肉和骨骼等的生长面貌,更是不惜亲自解剖人体,将绘画发展为一门科学。

  艺术家本就属于客观自然和社会的表现者,永远在路上是每一位艺术家突破自我的不懈追求。对此,历代画家都有明确著述。例如,明末画家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指出:“凡学画山水者, 看真山水□□□极长学问,便脱时人笔下套子,便无作家俗气。古人云‘墨沈留川影,笔花传石神’, 此之谓也。” 唐志契擅画山水,高兴时经常去山里写生。这里,唐氏已经认识到长期脱离真实山水作画,便会形成“笔下套子”,即我们说的油滑、程式、僵化,便有俗气。要去掉俗气,打破僵化的办法就是去写生,在生活中真实地感受山水景色,就是我们今天提倡的深入生活。清代画家邹一桂也在《小山画谱》中认为:“今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见一花一萼,谛视而熟察之, 以得其所以然,则韵致丰采,自然生动,而造物在我矣。”邹氏以花为例,提出“以万物为师, 以生机为运”,通过写生真实再现万物形态,进一步塑造神韵。

  与之相反的是闭门造车,造成画面中的形象不够生动、鲜活,除了技法水平有限,更重要的是没有深入生活,没有从生活点滴中发现创作灵感,画面中留存更多地是长期积累的创作经验形成的绘画惯性,从而形成僵硬和油腻之感。不断创新是艺术发展的规律,艺术作品理应反映生活。《文心雕龙》有“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之语,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情,艺术作品是时代的印记,如果没有对当下生活的深刻感受,很难创作出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优秀作品。艺术创作应该广泛深入生活,感受生活,艺术家不应拘泥于自身的方寸之地,也不应流于外在形式, 而应该在广袤山川和现实生活中不停地寻找艺术灵感,于传承中创新,形成自身的艺术面貌。

  康德认为,与人类的其他活动不同的是,艺术创作离不开天才,艺术纯粹是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论述天才的特征时提出,天才不循规蹈矩,具有独创精神。对艺术家来说,想创作出风格独特的艺术作品,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就是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力,而深入生活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敏锐的感受力,并通过不停的练习来保持这种能力的敏感度。康德所指的“天才”很大一部分也指出了艺术创作需要一定的天赋,天赋即主要指对事物的感受力和表达力,本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多数需要通过后天的专业培养来发掘和维持,深入生活的写生就是不断练习和强化的方式之一。在优秀的艺术家眼中,天空远处深蓝色的山线,山间的树林、野花, 小溪边迎风招展的芦苇,乡间行走的猫猫狗狗,路边行人的一个眼神,都可以成为画家画面中的形象,注入画家的情感,成为画家的独特图像符号。笔者认为,打破画面平庸,挖掘画面内涵, 增强画面精神力量的最好方式就是通过深入生活,大量写生,把握生活中万物的鲜活瞬间,把众多生动的形象用画面记录下来,形成灵活的图像记忆,从而强化主观感受,不停地给作品创作注入新鲜血液。

  同样,艺术家如果不爱惜天赋,疏于锻炼对生活和画面的感受力,不仅敏感度会下降,手部的肌肉记忆也会随之变得生硬,更易流于形式,沾染匠气,更难在画面格调上有所建树。

  三、重唤文艺风骨

  艺术作品是经过艺术家人为加工的事物,艺术作品的问题其实暴露出的是艺术家的问题,绘画作品也是如此。纵观绘画史,自从商品经济开始发展,职业画家产生后,每个时代都会产生的问题就是美术与市场的关系问题。非体制内的艺术家若以此为职业,必然会依靠市场,长此以往, 对定力不足的艺术家来讲,可能会出现被市场裹挟,失去自我的情况。当然,体制内的艺术家并不是一定会避免这个问题,只是体制首先为这些范围内的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平台和生活来源,但是对于其中有些艺术家来讲,同样会出现被市场裹挟的问题。如果不坚持自我,过于追求经济效益,无论体制内艺术家还是非体制内艺术家,都很容易失去绘画的“林泉之心”,被市场牵着走,沦为市场的奴隶,更何谈品格。

  市场以经济利益为主导,《资本论》给商品价值作出大的定义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的多少,但艺术品的价值不仅由“凝结在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综合了如审美、历史价值、人文价值等多种主观因素创造出来的。因此,在艺术品市场上很容易出现其价值与价格偏离的状况,前几年的艺术品市场泡沫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也是一个考验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机会。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还出现了艺术品商品化、资产化的现象,使得艺术品成为能够被金融体系接纳的一种资产,基于此, 甚至以艺术作品为资本,出现了专门的艺术银行,并且发展迅猛。2020年 12月 30日,有着第三代艺术银行概念的广州“艺术银行”成立,专门打造艺术品租赁平台服务,主推零花钱租画的概念, 被业内称为国内第一家真正意义的“艺术银行”,预示着中国艺术市场平民化和普及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客观来看,对所有艺术家而言,生活在艺术市场快速发展和繁荣的时代是非常幸运的,难题在于当艺术作品的审美、格调与经济利益出现冲突时该如何选择。作为商人,追逐经济利益无可厚非;作为艺术家,如果还想创作出有代表性的作品,还是应该坚持以艺术作品的审美、格调为主, 适当追求经济利益,努力把艺术作品的审美、格调和经济利益适度融合,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是比较理想的发展模式。

  风骨一词最早属文学概念,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谢赫在评论曹不兴的人物画时将其引入绘画领域。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批评文艺作品时提到:“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沈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 唐代张怀瓘在《书法要录》中又将“风骨” 一词引入书法评论:“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论草书时又说:“以风骨为体, 以变化为用。”可见,谢赫、刘勰和张怀瓘所提倡的“风骨”也是为了矫除时弊而生的,要解决的也属品格、气韵一类的问题,破除时弊唯有风骨为上,即画面中透出的品位和追求。在艺术市场快速发展和繁荣的今天,更需要那些保持初心、坚守艺术格调的创作者,文艺作品更需要体现作者的风骨和品格,从而矫正美术创作的媚俗化现象,摆脱市场裹挟,保持美术作品的自律性, 坚守艺术创作的“林泉之心”。

  四、人工智能时代会给绘画带来危机吗

  艺术与科学的联姻自中世纪的古典艺术就开始了,前文提到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是全才型的艺术家,不仅是绘画天才,还研究建筑和科学发明,亲自进行人体解剖实验。

  梳理科技史会发现,人类已经历过四次重大技术革命,工业革命时代,蒸汽机和铁路时代,电力、钢铁和重型机械制造时代,汽车和大规模生产时代。第五次技术革命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标志,人工智能(AI)技术正在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与伦理学教授杰瑞·卡普兰在《人工智能时代》一书中指出:智能时代的到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两大灾难性冲击,一是持续性失业与不断加剧的贫富差距,二是机器正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人类的工作,艺术创作也在此范围内。谭力勤在《奇点艺术:未来艺术在科技奇点冲击下的蜕变》中表示,科技的“奇点时代” 即将到来,科技艺术浪潮可能会如八五新潮美术那般给国内美术界带来转折性的变化。虽然科技艺术探索需要传统美术教育的造型基础、光学原理、视觉观察方法和批判性思维等,但交互性的动画装置,观念动画和硬质材料数码印制已经出现,并成为新的艺术形式,未来可能还会有可穿戴的智能艺术,生态化建筑艺术,智能交互仿生艺术,以及能源食品智能艺术等。但艺术不等于科学,艺术形式的背后是相应的科学思想和科学观念的支持,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会带来艺术形式的变迁。

  除了艺术形式的变迁,更大的变迁在于人工智能(AI)技术还会自己创作艺术作品。人类的艺术创作更多取决于感性,创作过程可以编制成数据输入机器,机器可以选择场景和词汇进行组合, 在给定的条件下超过人类的水平,生成一切文本,包括诗、词、曲和图像,但因为缺乏人类体验, 语义和逻辑不一定通顺。例如网络上已经出现的机器可以模仿人类进行书法创作,仅仅需要几分钟就能完成,还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书体和内容,有正文有落款,连印章都可以钤好。但目前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机器创作的书法作品更加模式化,人工智能(AI)技术还会向更高级、更智能、更仿真方向发展,科幻电影《西部世界》中出现的有情感、有直觉、有觉醒力和思考力的高度仿真机器人可能变成现实,当然,这可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目前可见的是,人类会进入人机共生的时代,艺术创作也会冲破传统的人工绘制,具有更强的复制性和可替代性,创作的过程和速度也会更加快捷,更容易出现被技术和市场主导的情况。想保持好作品的格调,发挥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变得更为重要。虽然这是一个现在看来很遥远的问题,但作为技术急速变革时代的艺术家,应该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当机器几分钟就能写出传统培养模式下,需要花费数年时间才能训练出的同等水平的书法作品时,可能会引起公众认识上的颠覆和对艺术创作的重新思考。如何创造出比机器书法、机器绘画更具有高尚品格,更能反应时代特征的作品,发挥人的主观性、情感性和不可替代性,深挖人工创造而非机器创造的艺术作品存在之意义,或许会成为智能时代困扰艺术家的新问题。

  五、结语

  对绘画品格的追求是绘画史上的一个历史问题,不仅会困扰画院系统的画家,也会困扰非画院系统的画家。纵然画学中提到了很多解决方法,但每个时代都会因此引发诸多讨论。全国各地画院自开始设立,因经济基础和艺术主张不同,地域差异就开始了,且无法避免,只能在尊重艺术规律的基础上尽量发挥本土优势。

  作为艺术家,当下提高作品格调的方法,无非内外兼修,即对内提高艺术家的修养,从根源上拔高对艺术作品的追求,挣脱市场的裹挟,追求精神性和学术性;对外深入生活,保持作为艺术家的敏锐感受力,不断获取鲜活、生动的创作灵感,突破创作惯性,把握时代特征,正视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带来的挑战,正确发挥人的主观性、情感性和不可替代性。其实,上述途径都需要一个过程,艺术家应该时刻以一种“在路上”的不满足感要求自己,有一个不断进取、寻求突破的年青心态,或许是保持艺术之树常青最应该做的。

  (本文作者为江西画院实习研究员。)

  注:此文无中国国家画院、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大河艺术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有书面授权者,转载此文需注明来源,不允许更改任何文字和标点符号。



编辑:方小远

相关阅读

大河艺术网

2024-04-24

大河艺术网

2024-04-23

大河艺术网

2024-04-22

Copyright © 2001-2023 大河艺术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3526598700

邮箱: daheyishuwang@163.com

未经大河艺术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